□汽車借款本報記者餘瀛波
  12月5日,是倫敦煙霧事件61周年。這一“20世紀重大環境災害事件”是偶發還是必然?此次煙霧事件發生後,倫敦政府採取了哪些措施,用了多久才讓城市台北港式飲茶重見藍天?
  近日,由中國工程院和英國皇家工程院共同主辦的中英PM2.5與霧霾污染防治高端研討會期間,《法制日報》記者對英國皇家學會院士、英國皇家學會全球環境研究委員會主席、英國國家跨境大氣污染評估委員會主席大衛·福勒(David Fowler)進行了採訪。2005年,福勒先生曾因對大氣污染防控的突出貢獻,租辦公室獲二等英帝國勛位爵士(CBE)。
  倫敦空氣信用卡代償污染曾比北京嚴重
  記者整合負債:為什麼大煙霧事件會發生在1952年的倫敦?
  福勒:錶面上看,這次事件是由於氣象和天氣原因造成的。之所以發生在1952年12月的第一周,是由於當時恰好高氣壓覆蓋英國全境上空,給倫敦帶來寒冷和大霧的天氣。在這種極為不利的氣象條件下,當時倫敦市內有很多火電廠,民用住宅取暖主要靠燃煤,二者排放的煙灰再加上車輛排放廢氣等大氣污染物質,在空氣中冷凝濃縮形成高濃度的硫酸霧懸浮於低空。太陽無法照射到地面,地表的溫度過低,空氣無法上升產生對流,導致進一步的惡性循環,就造成了那次煙霧事件。
  但事實上,這並不是偶發事件。在1952年之前的很多年,倫敦就已存在比較嚴重的煙霧問題。應當說,這是一個大氣污染逐漸堆積的後果。
  記者:從專業的角度來看,60年前的這場災難究竟嚴重到什麼程度?
  福勒:當時,二氧化硫的濃度達到每立方米800微克,總懸浮顆粒物達到每立方米1400微克,這個數值比今年一月份北京霧霾最嚴重的那幾天的數值還要高。
  1952年的倫敦煙霧事件,在大約兩周內直接造成了4000人死亡。據此後流行病學的統計,此次事件導致的死亡人數大約為六七千人左右。這在當時足以列為一場國家災難,因為死亡人數按比例換算成中國的人口規模,大約能達到25萬人。另外,上世紀60年代初期倫敦又發生過幾次類似的大氣污染事件,死亡率也再次有所上升。
  記者:根據您的研究,霧霾殺人的最致命原因是什麼?
  福勒:造成這4000多人死亡的主要原因,是大量污染物導致的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。當時並沒有細緻地區分到底是哪一種污染物,但是現在更多的流行病學專家認為,導致大量人員死亡的原因是顆粒物。至於顆粒物中哪個最嚴重,目前還很難說,但已知的研究結果顯示,對健康影響最大的是碳的比例和硫化物,氨氮化物對健康影響也比較大。
  倫敦實現空氣好轉用了15年
  記者:當時污染物的排放源主要有哪些?
  福勒:火電廠、民用住宅排放出來的碳以及汽車尾氣,是造成那場煙霧事件的三個主要排放源。在這三者中,汽車尾氣的影響遠遠趕不上前兩種。總的來說,霧霾的來源主要是二氧化硫和煤煙。二氧化硫的來源主要是火電廠,而煤煙的來源則主要是家庭燃煤。
  記者:倫敦是從何時開始改變燃煤這種傳統的居民取暖方式的?
  福勒:取暖方式從燃煤轉向天然氣,主要是清潔空氣法推動的。1952年的這場災難,促使英國推出嚴厲措施控制污染。1956年,《清潔空氣法》獲得通過,這也成為世界上第一部空氣污染防治法案。
  清潔空氣法規定,倫敦城內的火電廠都必須關閉,將其和重工業遷到郊區;同時大規模改造城市居民的傳統爐竈,減少煤炭用量,逐步實現居民採暖使用天然氣。實際上,就是劃定了一些重點區域,在這些區域內禁止再使用燃煤。
  也正是從那時開始,英國一些大城市逐漸將居民供暖方式轉向天然氣。大致花了15年時間,倫敦把二氧化硫的排放降低了50%。今天,倫敦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已經比60年代時降低了95%。
  其實,整個歐洲的大城市,過去都有煙霧的問題。後來也都是通過改變燃料的方式來解決。現在一些非常清潔的城市,比如奧斯陸,其實在上世紀的上半葉,也有煙霧的問題。現在仍然可以看到存留的一些老房子,還是有煙囪的,它們就是燒煤的歷史印證。
  防控法案嚴格約束各種廢氣
  記者:除了《清潔空氣法》,英國政府還採取了哪些措施來防治大氣污染?
  福勒: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發生後,英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規措施來整治環境。除清潔空氣法外,還包括1954年通過的治理污染的特別法案。1968年以後,英國又出台了一系列的空氣污染防控法案,這些法案針對各種廢氣排放進行了嚴格約束,並制定了明確的處罰措施,有效減少了煙塵和顆粒物。
  清潔空氣法通過後,隨著大批火電廠和工廠都被搬遷到倫敦中心城區之外,上世紀80年代後,交通污染也取代工業污染成為倫敦空氣質量的首要威脅。為此,政府又出台了一系列措施,來抑制交通污染。包括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網絡、抑制私車發展、推動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的使用、減少汽車尾氣排放等。
  1995年起,英國制定了國家空氣質量戰略,規定各個城市都要進行空氣質量的評價與回顧,對達不到標準的地區,政府必須划出空氣質量管理區域,並強制在規定期限內達標。為此,英國環保部門對全國約3400個與空氣污染密切相關的工業設備進行監管,地方政府則對約1.9萬個小型工業廠房實施監管,根據國家空氣質量戰略制定的目標,對當地的空氣質量進行評估。
  此外,英國還加入遠距離越境空氣污染公約,為排放限度設定國際標準和條約,並將歐盟指令引用至國內法律。比如歐盟要求其成員國2012年空氣不達標的天數不能超過35天,否則將面臨4.5億美元的巨額罰款。
  通過歐洲和英國所制定的一系列法規,經過長期的努力,英國空氣質量才逐漸好轉。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,倫敦的霧天已從19世紀末每年的90天左右減少至不到10天。
  空氣污染難以短時間內解決
  記者:隨著大氣污染問題的日益凸顯,也讓中國的普通市民開始熟悉了一些專業名詞,比如PM2.5。英國政府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監測和研究這項數據的?
  福勒:事實上,英國人對於PM2.5的監測和研究,也是從2008年以後才開始的。上個世紀90年代時,我們主要測量的數值還是PM10。當然,在研究中,所有顆粒物都非常重要,目前已經找到人的死亡率與其之間存在關係。
  比如,空氣污染物會造成肺部及心血管疾病的增加。據估計,僅PM2.5造成的影響就相當於每年2.9萬起死亡病例,或者相當於人口平均壽命減少6個月。
  記者:對比當初的倫敦煙霧事件和今天北京的霧霾,您認為有哪些大氣污染治理上的成功經驗可以分享?
  福勒:我從事大氣污染治理這個領域的研究已有40多年,很早就意識到這是個全世界許多大城市共通的問題。
  今天的北京和上世紀50年代的倫敦有很多區別。比如北京的城市規模更大、人口更多,所處的地形西部和北部都是山脈,整個華北平原的工業排放量也非常大。另外,霧霾與當地的氣象條件也是直接相關的,包括從北部飄過來的揚塵等等。這些都是與倫敦不一樣的特點。除此之外,兩座城市的污染源也不盡相同。
  但是,現在北京所具備的一個優勢是當代科學的進步已經達到一定的水平,現在的技術和儀器能夠更容易、快捷地檢測出污染物,包括它們的來源、輸送途徑等。另外,北京現在的科研力量也很強大,這些也都是50年代的倫敦所不具備的。
  英國為工業革命和經濟發展付出了沉重的環境代價,用了十幾、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逐漸改善了環境,至今仍在堅持不懈地進行這項工作。
  空氣污染是一個長期累積的結果,很難在短時間內徹底得到解決,它需要政府的決心、公眾的支持、嚴格的法規以及大量的資金投資於清潔能源。
  (原標題:北京治霾比60年前倫敦更有優勢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a60qaklo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